News

胃胀风的药膳调养:胃胀风是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有的可以看到胃脘膨隆鼓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敲之咚咚响,或嗳气频频,或放屁不止,又难过又难堪,很是痛苦,有的伴有胃痛,胃酸,与西医的消化不良、胃肠易激综合征有很多相似之处。除注意饮食,药膳调养也有比较好的帮助。1、脾胃虚弱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参芪术陈猪肚汤:人参9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陈皮5克,猪肚1个,胡椒粉、葱、姜、料酒、盐适量。食材功效:人参、黄芪、白术补气升阳,陈皮理气,胡椒温胃,猪肚养胃。全材具有补气升阳,养胃理气的功效。制作:猪肚洗净,去除多余的猪油,撩水切片或切条,加水适量,加入全部药材煮开后,去泡沫,加葱、姜、料酒、胡椒粉,中小火煮1小时左右至猪肚软绵,加盐适量煮5分钟即可。2、胃阴不足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麦地参竹饮:麦冬10克,生地10克,北沙参12克,玉竹12克,干玫瑰花一朵,冰糖适量。食材功效:麦冬、生地、北沙参、玉竹养阴清热和胃,玫瑰花理气。全材具有养阴理气和胃的功效。制作:麦冬、生地、北沙参、玉竹洗净后加水适量煮开后改中小火煮45分钟,再加玫瑰花煮10分钟,加冰糖适量调味。3、肝气犯胃脘腹痞闷,胸胁胀满,生气后尤为明显,心烦易怒,善长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栀豉薄荷炒苦瓜:栀子5克,淡豆豉20克,薄荷3克,苦瓜100克,盐适量。食材功效:栀子清热泻火除烦,淡豆豉清热除烦,薄荷清热疏肝,苦瓜清热降火,全材具有清热降火,疏肝除烦的功效。制作:栀子、淡豆豉、薄荷洗净后少许水浸泡1小时,苦瓜切片,油适量烧热,加入苦瓜及药材,翻炒,不时加浸泡药的水,快熟加盐适量,翻炒出锅。

胃酸过多的膳食调养:胃酸过多很常见,主要表现为胃脘部有烧灼感,或说不出口来的嘈杂感,或胃脘有胀气,或有水晃动感。如果胃酸向上倒流,可以出现胸口、咽喉烧灼感,或咳嗽,或口中酸味。胃酸过多直接令胃、食道受损,长期缺乏医治,容易导致胃及食道炎、食道溃疡,甚至引起癌前病变。胃酸过多除了医生的治疗,自身的生活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而药膳调养也有比较好的帮助。1、肝郁犯胃证胃脘胸前泛酸或烧灼感,口气重,胃脘胀满,嗳气,口干口苦,心情压郁容易发脾气,舌红苔黄,脉弦数。柴胡瓦楞薏米汤:芽柴胡6克,煅瓦楞子20克,栀子花2朵,薏米100克,冰糖适量。食材功效:芽柴胡疏肝理气解郁,煅瓦楞子止胃酸,栀子花清肝除烦,薏米健脾和胃。全材具有疏肝理气,清热止酸的功效。制作:全部药材洗净后浸泡,薏米、煅瓦楞子加水煮开后再煮45分钟,再加入芽柴胡、栀子花再煮10分钟即可,加冰糖适量调味。2、脾胃虚寒证吐酸时作,口有酸味,常溢口水,或泛泛欲吐,饮食喜热,胃脘有冷感,大便不成形,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六君乌贼鲫鱼汤:人参9克,茯苓9克,炒白术12克,姜半夏9克,陈皮3克,砂仁3克,炒乌贼骨20克,300克重鲫鱼一条,葱、姜、料酒、盐适量。食材功效:人参、茯苓、炒白术补气健脾,姜半夏、砂仁和胃,炒乌贼骨止胃酸,鲫鱼健脾补胃。全材具有健脾止酸,养胃和胃的功效。制作:鲫鱼小火煎至淡黄加料酒去腥,加水适量、全部药材,葱姜,煮至汤浓加盐适量调味。喝汤吃肉。

筋骨疼痛的药膳调养:筋骨疼痛由很多原因引起,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也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引起。1、ÂÂ 风寒湿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僵硬紧绷,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或者为游走性,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或有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全身或局部怕冷,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归芪薏仁桂枝鳝鱼汤:当归12克,黄芪20克,薏仁20克,桂枝9克,芍药12克、生姜6克、大枣5个,鳝鱼200克。黄酒、葱、盐适量。食材功效:当归养血活血通络;黄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薏苡仁益气健脾除湿消肿;桂枝祛风散寒,解肌通络止痛,芍药缓急止痛,防止桂枝辛散太过,鳝鱼养血通络。全材具有祛风散寒化湿,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制作:全部药材洗净浸泡1小时,鳝鱼切段,煸炒加料酒去腥,加水适量、药材、葱、姜,大火煮开后改中火煲至汤浓加盐适量调味。2、ÂÂ 气血肝肾不足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气短,自汗,乏力,面色淡白,头晕眼花,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新加杜仲寄生猪尾汤:桂枝12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生姜15克,大枣5个,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猪尾200克,葱、料酒、盐适量。食材功效:人参、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为新加汤补气血,养经络、补筋肉;杜仲补肝肾;桑寄生补肝肾,祛风湿。全材具有祛风湿、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的功效。制作:全部药材洗净、浸泡1小时,猪尾切段煸炒后加水适量、葱、姜、料酒,大火煮开后改中火煲至汤浓加盐适量调味。

耳鸣的药膳调养:1、中气不足耳鸣如虫叫,时轻时重,间歇而作,逐渐延长,夜深人静明显,头昏,乏力,疲劳,动则气喘,脸色少华,饮食不香,舌淡,苔薄白,脉弱。参芪柴胡黑鸡汤:人参12克,黄芪20克,炒白术10克,芽柴胡3克,500克左右黑鸡1只,葱、姜、料酒、盐适量。食材功效: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炒白术补气健脾,芽柴胡提升中气,黑鸡补气血,益肝肾。全材具有补气升阳,益肾聪明的功效。制作:中药材洗净浸泡1小时,黑鸡切块,煸炒后加料酒去腥,加水适量、中药材、葱、姜,煲至汤浓,加盐适量调味。2、肾精亏虚耳内常闻蝉鸣声,由微到重,夜间明显,以致于虚烦失眠,听力减退,头晕眼暗,腰膝酸软,遗精,夜尿频多,食欲不振,舌红苔少,脉细。杜仲熟地猪腰汤:杜仲12克,熟地12克,菟丝子12克,猪腰1对,葱、姜、料酒、盐适量。食材功效:杜仲、熟地、菟丝子补肾益精,猪腰补肾,全材具有补肾填精益耳的功效。制作:中药材洗净浸泡,猪腰去内膜,切花,啤酒抓泡后冲洗去腥,与中药材一起煮,水开后去沫,加葱、姜、料酒,中火煲至汤浓,加盐适量调味。

颈项手臂疼痛麻木怎么办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退化如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统称为颈椎病,其中颈神经根受影响最多见,主要表现颈项手臂的疼痛、麻木或两者同时存在,医学上叫神经根性颈椎病。

原因 1、慢性劳损: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1.1不当的颈部姿势: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传统工作。现代生活中超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造成颈项长时间屈曲,颈部肌肉过度劳损,引起颈椎骨、关节、韧带、椎间盘等改变而发病,甚至有人称之为“手机颈”“电脑颈”。1.2不合适的枕头和不良的睡眠体位:枕头抬高太软太硬,加上不良的睡眠体位,颈部悬空,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1.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2、颈椎的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3、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和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治疗1、针灸治疗:一般循经取穴如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配合局部取穴如风池、肩井等,针刺配合艾灸,有比较好的疗效.2、推拿:颈肩局部的肌肉或者穴位,采用推、揉、按、压拿等手法,使局部肌肉放松,血运加强,配合调整颈椎的扳法(需要有经验的医师)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3、中药内服:辨证使用舒筋活络等中药内服,如葛根汤等。4、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要手术治疗

自我调护:1、注意适当休息: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使颈椎病症状加重。适当的休息,特别是减少低头,可以使颈椎肌肉韧带得到很好的缓解,有利于缓解症状。保持良好的体位,避免颈椎劳损。2、改变用枕习惯:每个人的颈椎弧度都不相同,所以在市场上买回的枕头,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做适当的改变,使高度适合自己,推荐使用荞麦壳、茶叶、黄豆、乳胶等做的枕头,软硬比较合适,也容易适当塑形。3、积极锻炼: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包括拉伸使痉挛的肌肉韧带放松。抗阻力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4、可使用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

食物疗法:葛根川芎白芷炖鱼头:葛根3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气血虚弱者也可加黄芪30克、当归19克)500克左右鲢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葛根、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鱼头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医疗随笔:

白带多:41女性,白带多,颜色白,甚至如水样,为脾虚湿滞,完带汤加减,4周基本恢复正常

腰痛:男性42岁,腰部疼痛反复发作数年,晨起僵硬,腰部两侧肌肉轻度压痛。针灸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华佗夹脊。逐渐缓解。嘱:劳逸结合,避免腰部劳累。

胃胀风:男性41岁,胃胀风反复发作数年,嗳气频频。平胃散加减,7天后缓解,继续巩固疗效

眼睛脸部抽筋:女性,右侧眼睛及脸部抽筋数年,反复发作。针灸:眼针、面针、凤池、合谷、太冲。逐渐减轻,到大部分时间停止。继续巩固治疗

不当推拿导致肩关节韧带损伤:近来有2位肩部疼痛被不当推拿后导致不能活动,其中一位已经手术修补韧带。50岁左右,肩关节韧带弹性已经下降,有的已经磨损,太大力推拿可能导致已受损韧带断裂。切记“手下留情”。

手麻:腕管综合征--是以第1-2-3-4指麻木为主,夜间会麻醒,有时乏力。不同于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神经被压迫,也不同于血液循环障碍的麻木。早期通过针灸、中药外敷或内服能治愈。后期严重的需要腕管切开手术。

手腕疼痛:桡骨茎突腱鞘炎——拇指伸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太过引起炎症,多见于怀孕、产后、更年期的女性,以手腕桡侧疼痛,拇指活动时疼痛加重为特点,局部压痛明显。通过针灸、外敷药膏能治愈

眼睛不适:一患者头痛眼睛不2星期,医院眼科检查无明显异常,痛苦不堪,实为颈椎疾病引起,经针灸一次后,明显改善。

牙痛:一患者左侧上下4个牙痛反复发作,稍肿胀,无红,疼痛厉害,想拔除牙齿或做牙神经切断...胡思乱想。经针灸后疼痛缓解,清热解毒中药口服巩固疗效。

膝关节疼痛:今天印尼来一膝关节疼痛患者,不能屈曲,髌骨内侧压痛,肌肉萎缩,髌股关节光滑无磨砂玻璃样感觉,浮髌试验阴性,股四头肌萎缩。当地认为“骨胶原不够”。实际为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针灸后缓解。26/1/2013

面瘫:患者旅途劳累出现左脸部麻木,口眼歪斜,眼睛不能完全闭合,为面瘫(病毒感染),针灸+中药治疗29/1/13

痛风:男生30岁,左足红肿疼痛2天,皮温高,压痛明显,为痛风性关节炎。八正散为主。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内源为主,外源常常引起发作。饮食控制非常重要:忌豆类、动物内脏、酒、红肉、菠菜、香菇、部分久煮汤类29/1/13

眩晕:女生49岁,眩晕1周,间歇发作,耳朵闭塞感,恶心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针灸:头维、翳风、风池、内关、太冲。眼针:上焦区+肝区。29/1

青春痘:女生40岁,突发脸部痘痘3天,热气,烦躁,枇杷清肺饮加减3/2/13

鼻炎鼻窦炎:女生43岁,鼻塞,流涕,两眉毛间紧绷不适,针刺“下关”穴,即刻改善3/2

眩晕:女38岁,头晕反复发作2月,痛苦难当,恶心,颈项疼痛,头转侧眩晕加重。颈椎推拿后改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1周后眩晕明显改善,中药继服10天,痊愈

抽筋:患者不自主手足强烈抽筋,无病理反射,医院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体针+腹针+头针+眼针,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减,观察疗效5/2/13

失眠:睡眠不沉2月,喜哭,容易害怕,家人中风后引起,天王补心丹加减8/2/13

麻木:女性,右侧身体麻木3天,工作劳累,血压正常,中风先兆。针灸治疗,天麻钩藤饮加减

双侧中风:男性中风后双侧上下肢体不能运动,不能言语。扫描:头颅大片梗塞。针灸

肝功能异常:女性,乳房癌手术化疗后,肝功能异常,中药治疗后恢复正常

脸部红肿:男性,脸部红肿,烦热反复发作,血压正常。普济消毒饮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鼻炎:男性,鼻塞喷嚏频频,流涕水样。针灸特效穴即刻缓解9/3

小便不能控制:女性,小便不能控制,无尿频尿急尿痛,化验:尿液脓细胞。八正散加减16/3

胃口差:女性,70岁,胃脘胀满,胃口差。枳实消痞丸加减  16/3

湿疹:女性,20岁,手臂,腿散在皮疹,时轻时重,时有水泡,消风散加味19/3

骨折:某男,跌倒左肩疼痛,功能障碍。拍片提示: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建议保守行甩肩疗法或手术人工关节置换1/4

颈项疼痛:最近2例推拿致伤。一例泰式推拿后右颈疼痛加重不能活动,一例家人推拿后左颈项疼痛加重,活动受限。均经针灸后减轻5/4

风膜:某女,脸部及全身风疹,痒,激素治疗能缓解,停药后即复发,中药消风散加减,减轻5/4

头晕:某男,眩晕反复发作,不停,痛苦不堪。腹针+眼针后立即缓解 6/4

足跟痛:某女,跟腱止点疼痛3月,肿胀,压痛:针灸痛点即减轻,中药膏外敷,复诊肿痛均减轻,继续前法治疗6/4/13

髋痛:某男,左髋骨折手术内固定后10月,仍有疼痛,检查:髋外侧可触及内固定尾部,周围一囊性肿块,为内固定尾部与周围摩擦产生滑囊炎,针刺后流出少许淡黄液体,疼痛即减轻。患者说因走错门来到诊所,没想到有意外收获,久治不愈的疼痛就这样缓解了。6/4

骨折:左肩跌伤肿痛,拍片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粉碎性”,保守考虑甩肩疗法,手术内固定困难,建议人工肱骨头置换8/4

腰椎间盘突出症:劳累后腰痛引及左下肢外侧疼痛,麻木1天,疼痛剧烈,不能站立,卧床一个姿势不能超过10分钟。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膀胱经+胆经,骨盆牵引,结合中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2周疼痛缓解,MRI:腰4-5椎间盘突出。目前腰部无明显疼痛,小腿外下疼痛,脊柱基本能直,行走距离增加。已经上班做工。

腰痛:50男性,晨起腰痛1月,僵硬,需要活动一会才能行走,小便正常。为“退行性腰痛”或称“肥大性脊柱炎”或称“老化性腰痛”,针灸夹脊和膀胱经5次缓解。脊柱老化不能改变,但疼痛僵硬能缓解

肌肉萎缩:男性40有余,双手双足肌肉萎缩,乏力,肌肉不自主跳动,行走困难---肌肉萎缩性侧束硬化症。针灸:头针-运动区,体针:肩禺、曲池、合谷、髀关、足三里、解溪、行间14/4/13

膝关节疼痛:女性,右膝疼痛数年,反复发作,内侧膝眼压痛,针刺:内膝眼、阿是穴。外敷中药1次减轻,继续巩固15/4

膝关节疼痛:女性,左膝关节后侧疼痛数年,拉紧感,上下楼梯困难,针刺委中、委阳、阴谷1次减轻,继续15/4/13

腰痛:男性,腰痛2年,劳累明显,L4-5两侧及中间压痛,推拿治疗,减轻,继续巩固15/4

膝关节疼痛:男性71岁,左膝疼痛活动困难3月,内侧压痛,浮髌试验阳性。本病实为2个病症:1为膝关节积水;2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放水后,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明显减轻。内侧压痛仍然存在。八正散合五皮饮口服;骨伤药膏外敷

风膜:女性23岁,脸部风疹块痒2月,稍红,无发热。消风散加味,2周后明显减轻

脑瘫:2岁儿,手足肌肉僵硬,不能行走。跟腱紧。为脑瘫。针刺凤池、肩禺、曲池、合谷、阳陵泉、解溪、太冲、承山等

肌肉萎缩:男性40有余,双手双足肌肉萎缩,乏力,肌肉不自主跳动,行走困难---肌肉萎缩性侧束硬化症。针灸:头针-运动区,体针:肩禺、曲池、合谷、髀关、足三里、解溪、行间

腹泻:胆囊切除后反复腹泻2年,痛苦不堪,源为脂肪不能很好消化。香砂六君丸加味。低脂饮食,忌生冷

足跟痛:左足跟疼痛2月,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久站后又痛。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2次减轻

咳嗽:咳嗽2周,痰稠黄难出,不发热。竹茹、黄芩超声雾化吸入后感觉减轻,清肺化痰汤加味内服5天后明显减轻

手心出汗:男性双手心汗出不停,见水珠。针灸腹针+大陵,一次出汗明显减轻,患者甚喜。

腰椎间盘突出症:男性,腰痛1月,然后减轻至消失,但出现左臀部疼痛及踝部疼痛,足趾麻木,多处求治无效,究因:腰椎间盘损伤,压力高故腰痛,周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力减轻故腰痛减轻,但压迫神经根,故腿痛,足趾麻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气海、大肠俞、关元俞、承扶、委中、昆仑、侠溪、行间。一次疼痛麻木即减轻,继续针灸

男性不孕:31男,精子活动度低,畸形。中药补肝肾(阴阳平补)+舒肝,治疗3月多即怀孕,目前儿子11天了,患者喜不胜收。28/5/2013

男性呕吐3月,食后即吐,胃胀风,咳嗽无痰,泛酸,腹软,胃脘及右胁部轻度压痛。医院检查为胃酸倒流。建议再检查胆囊。藿香正气散加减。针灸:任脉+胃经穴位+内关

夜尿多:男女均有,男性多,好发老年人,少则2-3次,多则6-7次,严重影响睡眠,难言之苦,检查排除尿路感染。缩泉丸加补肾等中药,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到1-2次/晚

胃酸倒流、呕吐、咳嗽:男性呕吐3月,食后即吐,胃胀风,咳嗽无痰,泛酸,腹软,胃脘及右胁部轻度压痛。医院检查为胃酸倒流。建议再检查胆囊。藿香正气散加减。针灸:任脉+胃经穴位+内关

哮喘:女性,哮喘反复发作数年,需鼻喷药物,针灸天突、定喘,口服定喘汤加减,2周明显改善,不必鼻喷药

登录 Login